新绿葱葱,百花争妍,满眼春和景明。恰逢天气转暖、春回大地,市民纷纷走出家门,选择踏青出游。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了更多样、更有趣的玩法,也上演了人从众的盛况 。 踏青游玩,“文明”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游客的文明素养和公德心。面对春花烂漫的美景,外出踏青游玩,我们也需要带好“文明”。 文明小细节,反映个人素质,也关系公共秩序、城市形象。如果人们对“文明”习惯性忽视、行为过度放纵,也会让原本快乐的旅行徒增不少烦恼。像有些人随手将垃圾扔出车外、站在雕塑上拍照、在文物上刻下“到此一游”、景区逃票、故意插队等,这些不文明现象偶尔出现,虽是个别游客自身素质的问题,但关乎旅游体验、景区秩序和城市形象。 踏青游玩,要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文明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我们普通公民来说,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往往能够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在脱离熟悉视线的情况下,能否举止文明、遵守规则、主动保护环境等等,才能检验出一个人的真正素质。作为游客,要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无论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无论在任何场所都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是真正的文明。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露营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宠”,一到假期,就有许多人带上帐篷、天幕等设备去露营,享受阳光、沙滩、绿地。但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要严格遵守户外用火、森林防火和环境卫生等有关规定,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过度取水、保护水鸟、鱼类等动植物资源。在岸边活动,特别是野炊时,注意用火安全,同时不要把污染物排泄到水里。 文明出游,也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以科学普及、规范约束和社会监督等方式,提醒游客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公共秩序,要文明乘车、?;ど肪?、爱惜公共设施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必要时候可以运用行政处罚以及必要的法律等手段,遏制不文明行为。 近年来,日照在推广志愿服务、培育天天正能量品牌、完善制度保障等各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深入宣传日照人文之美,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随着一系列为正能量发声的举措出台,文明与文化已可感可触。像日照市红绿灯上“礼让外地车,远来都是客”的提示语;守护素不相识女童的谢先生;在景区自发清理垃圾的志愿者;礼让行人的车辆……大家都在以点滴行动,守护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和秩序。 文明的旅游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践行文明出游是每个市民朋友应尽的义务。让我们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让文明旅游为风景增色,让自己也成为旅途中的一道美丽风景。(图片源自网络) ?。ㄎ念冢?/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