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日照市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方向,以建设精致城市为抓手,聚力提升精致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精致城市日照标准。 精准开展精致城市管理综合考核。把全市55个乡镇街道分为3类,将精致城市管理到276个网格,修订出台精致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通过平台系统计分、暗访、抽查、航拍等方式,对管理案件处置、设施管护、市容治理及河长制、物业管理等年度专项提升工作开展考核,对乡镇街道、区县政府管委及区县直部门、专业专营企业,实施联动奖惩,推动管理、执法、养护队伍下沉网格。上半年各乡镇街道考核成绩全部达标,基本形成常抓常管、共治共管的管理工作格局,保持了整洁、优美、有序的城镇总体面貌。 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过渡。以城市管理智慧平台为载体,推进数据信息共享整合、智慧应有层搭建等工作,着力建立全面透彻的感知系统、深度智能的融合应用系统,推动管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城市智慧管理新方式。目前,已形成城市管理“地理信息一张图”,已搭建运行数字化城管、渣土运输、城市防汛等6个子系统,并面向市民开通 “随手拍”程序。 公厕革命让“方便”更方便。实行市级制定计划、各区分头落实的推进模式,采取装配式、移动式的节约高效建造方式,2020年已完成新改建56座公厕;在产权不变更前提下,共享开放44座小区配建公厕。截至目前,城市公厕累计达到330座,基本实现24小时开放。 加快实施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将雨污分流列为年度城建一号工程,围绕“源头全覆盖、过程全收集、末端全处理”,协同“上下游、左右岸”,全力推进总投资14.4亿元,涉及612个小区、100余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和338公里管网修复、25公里崮河管网外迁、4座污水处理厂的工程任务,同时强化河道、管网管护,根治城市水污染,实现 “水清河畅岸绿”目标。截至目前,已完成520余个小区改造、13公里崮河管网外迁、100余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和300公里管网清淤检测修复。 深挖道路通行潜力。大力实施30余处路口渠化改造,增加路口车道数量,并设置优化可变、逆向可行车道、二次过街区域、交通信号灯组织等措施,系统组织优化学区、商圈交通,提升道路通行率。 着力解决“停车难”。新增路内临时停车泊位2800余个、40余处夜间限时停车泊位、260余处如厕临时专用位等人性化停车设施。持续推进智慧停车覆盖面,提高泊位周转率,沿海景区27处停车场全部接入智慧停车平台,平台停车资源累计达到77处、2.1万个停车位。 垃圾分类引领文明新风尚。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专业垃圾”的分类模式,立足“末端决定前端、出口决定入口”,坚持上中下游一起抓,加快配套末端厨余垃圾、装修垃圾处理厂等设施和操作标准规范等工作。目前,已配套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基本确定餐厨、建筑装修垃圾处理厂选址,2个片区、42个小区(单位)试点、公共机构已逐步开始推行垃圾分类。 深度保洁塑造精致城市干净底色。建立立体化、全覆盖的道路保洁模式,加大道路保洁力度,打造精致城市干净底色。在市区人流车流密集区域、主干道路,推行深度保洁,并将日洒水频次提升到20遍以上,每3天清洗1次护栏,每周清洗1次人行道、路沿石等盲区;在其他区域,严格按照一级道路标准作业。截至目前,市区深度保洁道路面积达到523万平方米、占比为32%,其他道路全部达到一级道路作业标准。 推进建筑垃圾全过程治理。围绕源头工地、中端运输、末端消纳三环节,系统治理建筑垃圾,严格落实工地出入口硬化、保洁、冲洗等扬尘防治要求,常态化开展渣土车路面管控执法,选址确定8处消纳场所,其中投入运营2处,并将402辆渣土车信息及视频监控等设施信息录入智慧管理系统,推行智慧管理。今年以来,共检查工地1330余家次、运输车辆1240余台,已完成115处建筑垃圾积存点整治,渣土运输管理智慧平台已试运行。(日照市城市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