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五莲县解放路社区都会传出嘹亮的歌声和悠扬的伴奏声,社区军乐队的老年人们正在排练;省级非遗传承人刘冬梅走进芙蓉社区教授香囊制作,孩子们在实践中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近年来,五莲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综合功能优势,突出需求导向,创新“理论+文艺+服务”模式,推进文化社区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 强化以讲促学,精神“富起来”。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把群众作为宣传宣讲的“主力军”“生力军”,广邀优秀青年、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组建理论宣讲团,讲述真实故事、典型案例,社区里的绿茵长廊、公园里的大树下、文明实践讲堂、居民议事厅,都是宣传宣讲的好去处,打造不停歇的宣讲“身边课堂”。充分利用县域村居(社区)全覆盖的“喇叭花”文明实践播报,创新五莲方言、快板、歌曲改编等方式传播好人好事、理论政策、文明风俗等,融入社区文艺汇演,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熏陶。 强化互联共建,场所“聚起来”。社区设置便民服务区、党建活动区、文娱活动区等服务区块,配备城市书房、“杜鹃花”志愿小站、健身舞蹈室、书画室、电影放映室、美德信用积分兑换超市等功能室,根据居民需求,创新开设提供修拉链、修自行车等“小修小补”便民服务的“小蓝棚”,免费向居民开放全县31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公园内开设可野餐、露营的共享绿地,搭建“潮汐市场”方便居民购买生活用品……五莲县探索“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精准服务、闭环推进”的体制机制,以爱心为轴,串点成串,“编织”起社区爱心服务立体网络。 强化激励引导,活动“热起来”。心理辅导、家庭教育、非遗文化传承、移风易俗宣传等各类便民文化服务下沉社区,“文明集市”“社区茶话会”“以棋会友”“中医保健课堂”等特色活动如火如荼,满足中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建立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利用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内生力,群众自发组织书法、太极拳、茂腔、舞蹈等队伍20余支,培育出“爱心托管”“艺术同行”等16个群众喜欢的文明实践项目,为社区320余名孩子提供各类文体课程,为社区90余名高龄、独居老人发放慰问品、慰问金,营造向上向善、文明健康浓厚氛围。 ?。ㄎ拿魑辶?/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