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老师的福字写的好!比往年我在大集上买的都好!感谢区里组织的这次好活动,我们的心里非常开心?!?月27日,家住岚山区虎山镇锦绣花园社区居民续宗贵高兴地说。
当日,岚山区总工会走进锦绣花园社区组织开展了“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书法爱好者挥洒墨宝,留下一幅幅春联,群众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更是得到文明带来的“实惠”。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文明而美好。2018年6月,岚山区被确定为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2019年10月,又被列为全国试点区。试点以来,岚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真正把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让群众在活动中提升文明素养,在文明实践中满足美好生活需求。
完善机构设置,发挥组织力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关键要有强有力的党组织,核心是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盘活现有阵地资源、活动资源、社会组织资源,不“另起炉灶”。
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组织架构,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书记”工程,在区级成立编制7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在镇办(街道)实践所设立2名专管员,同时村居宣传委员在镇办实践所轮岗轮班;在村居(社区)实践站,专管员由过去村计生主任整体划转为实践专管员,形成了层层有责、层层履责、层层尽责的工作格局。
成立岚山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带动盘活全区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整合优化全区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作为联系全区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牵头抓总、联系各方的作用,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期化,放大工作效应。
激活盘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线上”“线下”齐发力,整合利用文化中心、文化大院、村史馆等现有资源,搭建起“标识统一、功能明确、运行高效”的区级实践中心1处、镇办实践所8处、村居实践站434处,志愿者培训基地2处,流动实践基地260余处;加强媒体融合,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智慧党建和“两微一端”等线上资源,开设“文明实践专栏”和“掌上实践”管理平台,便于群众随时随地学习和参与志愿服务,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精准靶向服务,提高号召力
壮大志愿队伍。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力军,由过去的单一机关干部扶贫助困志愿服务项目到小巷管家、文明迎亲、小草学堂、众筹清洁等26个成熟项目,“衣起行动”“救在身边”“便当当”“幸?;ず健钡?6个孵化项目,如正在孵化的“幸福护航”志愿服务队根据需要为100余对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劝和70余对,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
目前,全区已有1569支各类志愿服务队伍,5.9万名志愿者,在岚山形成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规范运行模式。在实践中心运行中,推行“一平台双积分”运行管理模式,采取“开门询单、团队亮单、群众点单、中心下单、志愿者接单、互动评单”的模式,建立起“小巷吹哨,志愿报到”的服务机制,推动了志愿者志愿项目网上展示、村居社区群众网上点题的“双向互动”,真正实现了志愿服务有位子、有法子、有面子。
同时,出台《文明实践志愿者积分管理办法》和《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志愿者和群众利用“掌上实践”阵地发布项目、参与活动打卡,党员干部年度志愿服务时常不得少于20小时,每次活动通过“四联单”留存档案。在实践所(站)设立“积分兑换超市”,人人手持《积分手册》或通过“实践币”进行积分,兑换所需物品,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推行的“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项目,从“五老”、热心群众中选聘“小巷管家”,全区已有368个村居(社区)聘任4117个“文明实践小巷管家”。按照“六步法”流程进行管理,履行“五项职责”,及时了解群众需求,上报群众身边关心的难题,拓宽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渠道。特别是在“八个领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的好助手,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户户通”。
在移风易俗方面,顺应群众需求,推行了文明迎亲、文明礼葬做法:
在文明迎亲方面,各村居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文艺人才等志愿者,组建文明迎亲队434支,2749名志愿者,实现了全覆盖。由村头迎到娘家头迎,进一步规范仪式流程,在婚礼仪式融入传统习俗和感恩父母环节,有效遏制了恶俗婚闹和婚庆乱贴乱挂现象,推动喜事新办、喜事简办,形成文明、节俭、时尚的婚育新风。
在文明礼葬方面,全区成立文明礼葬志愿服务队434支,招募志愿者1200余人。出台文明礼葬“十提倡十反对”“八项流程”“四个步骤”,凡是按照规定流程举办的,区财政补贴白事理事会成员900元钱。自2020年以来,区财政补助资金300余万元,为群众节省开支4500余万元。
在考核管理方面,红事提前1天报告、白事当日报告,对未按时上报或未按要求执行的村居,给予文明村镇黄牌警告,有效地遏制了群众在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现象,深受广大群众认同。
开展主题活动,凝聚向心力
坚持群众为主角,按照中央确定的5项工作内容和省里的5种方式,依据群众需求导向,深化拓展项目内容,推动群众工作群众做,实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零距离。
在日?;疃舷鹿Ψ?。每月6日为固定文明实践日,规范4+N实践流程和仪式,建立了拥有63名骨干宣讲员、189个专题百姓宣讲专家专题库,举办各类学习宣讲1100余场次;截至目前,涌现出省级道德模范4人,市级道德模范41人,中国好人21人、山东好人62人,德耀日照系列先模126人。
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我们的节日”,积极开展春节联欢会、包粽子比赛等节日主题活动;围绕七一、国庆等重要纪念日,积极开展大合唱、音乐快闪、锣鼓展演等活动。
积极拓展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节日,岚山头街道的“渔文化节”、虎山镇的“海钓节”、碑廓镇的“圣公山文化节”、黄墩镇的“耕牛节”、巨峰镇的“采茶节”等播撒着文化基因,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搭上文化的幸??斐?,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在创新做实上下功夫。深化文明实践“十项工程”,持续开展“最美岚山人”荐评树、“文明实践进大集”等活动。
在城区,成立红舞鞋、瑜伽、太极拳、合唱等10支文化志愿服务队,每周开设公益讲堂。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月月行”进社区活动,每月有22支区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新孵化的“衣起行动”“后备箱义卖”“向日葵”“三原色”“法润岚山”“救在身边”“便当当”“爱心义剪”“爱心义诊”、幸?;ず?、便民知识宣传等13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各志愿队伍专业性走进社区,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月月行”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
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民画、草柳编、锣鼓、空竹、黄墩皮影、高兴线狮等特色文化活动;实现了“戏曲进乡村、进校园”全覆盖。
下一步,岚山区将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着力在建好质优量足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务实有用的志愿服务项目、健全平战结合的志愿服务机制上下功夫,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民化品牌化要求落到实处,探索文明实践基金的持续用力,为推进“四区一城”发展贡献力量。
(日照文明网 |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张玉娜 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