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 是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 建设文明、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 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一天上班路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市民厉女士写出了她的感受 几天前上班路上发生的一幕,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济南路上,一辆自西向东行驶的摩托车雄赳赳气昂昂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但见驾驶员昂首挺胸,目下无尘,左冲右突,转换自如地穿梭在几个机动车道间,姿态甚是潇洒。 胆小怕事的我只能压低车速,跟其他车辆一起远远地辍在后面。这位“大侠”凭一己之力,愣是放慢了整条道路的行进节奏,要不是牢记开车不能玩手机,我真想把他的表演录下来,交给警察蜀黍去“稀罕稀罕”他。 生活在日照,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日照的“顺畅”——单位离家三四公里,开车十来分钟到单位,天蓝草绿路平,开车上下班简直是一种享受。作为一个“懒癌”晚期患者,可以多睡会懒觉,还不用担心上班迟到,别提多舒爽了。 可是,作为一个在日照生活了将近20年、见证了日照的发展的人来说,我深知这“顺畅”不是“天然的”“顺理成章”的。 十几年前,“顺畅”更多的是得益于天时地利——车少、路宽;但今天,则更多的是人和——人通换来的路通。 我见过在红绿灯故障的路口冒雨维持交通秩序的警察;见过雨后及时清理街面垃圾的环卫工人;见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站在路口进行交通劝导的志愿者;见过斑马线前停车礼让行人的车辆,见过被礼让的行人向司机鞠躬并迅速通过路口。 所以,碰到一个如此任性的驾驶员我会耿耿于怀:一方面是气愤——宛如看到一幅漂亮的山水画被人泼了一滩黑黝黝的墨;一方面也是因为不解——在文明交通被如此大力度宣传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人这样置若罔闻,委实稀罕。 有过对付“熊孩子”经验的家长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当苦口婆心的教育不管用的时候,就应该亮出“巴掌”“棍棒”等神器,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了。 对付“熊大人”同理。 罚钱、扣分、写个小检查、跟警察蜀黍谈谈心,哪怕逮住他们站在路口当半天志愿者,相信也会比单纯的教育让他们更长记性。 小惩大诫。交通规章制度不能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对这个“身怀绝技”的“大侠”,我想说,这次可能您侥幸逃脱了,但您丢东西了,丢了安全,丢了规则,丢了文明,所以,有机会您还是捡捡吧?。ㄈ照毡ㄒ等教寮钦?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