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石臼街道 聚焦“三项”重点 全力打好创城攻坚战 建立三项机制,压实责任强担当 实行领导分线作战机制。成立创城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成立基础设施、公共秩序、校园周边等6个专项工作组,形成分工推进、合力攻坚的工作态势。 落实网格化包保责任制。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划分一级网格14个,二级网格220个,配备网格长、网格员293人,把创城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每名工作人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 健全完善督查问责制。建立“日巡查、周调度”机制,对各网格、各社区的工作情况、包保干部到岗情况及时跟进督查,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22份;对整改不及时第一时间启动问责机制。 强化三项举措,突出重点补短板 抓细问题排查。以14个网格为基本单位,组织各工作组、社区、网格员,对照测评标准体系,逐项逐条查漏补缺,杜绝反弹;同时,发动物业小区党支部、双报到单位、楼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全面查找不足。 抓实重点整治。紧抓环境卫生脏乱差、“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瞄准火车站周边、观海苑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突击清理,截至目前,完成全部主次干道及32个小区“三线”整治,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点95处,整治违规灯箱牌匾76块,修复门前三包道板2000余平米。 抓好群众参与。按照“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的思路,利用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开展创城宣传,发放明白纸3万余份。 做好三个结合,精准发力求实效 与精致城市管理相结合。不断完善“1367”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全方位排查城市“顽疾”,列出问题清单。截至目前,共排查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各类城市问题24614件,解决24533件,处置率达99.67%。 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启动建工、鑫鑫两大片区共20个老旧小区、华林商业街等老旧街区改造,推进海滨四路等道路以及69个居住小区的雨污分流工程;大力推行“红色物业”,通过引进国企接管、社区党组织领办等模式,实现17个“三无”小区有序管理,为22个小区安装道闸门禁。 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作为有力抓手,发挥“灯塔小哥”等志愿服务品牌作用,推动全区31支志愿服务队、3000多名志愿者奋战创城一线;同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文艺演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面推动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双提升”。 岚山区安东卫街道 “四项”机制 确保创城整改见实效 专班领导,顶格推进,确保创城“有人管” 成立以书记、主任担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材料组、基础设施与环境综合整治组、交通秩序整治组等9个专项整治攻坚组,全面负责督导落实,顶格推进。 专人负责,包保到底,确保创城“有人干” 实行科级干部包路段、机关干部包村居社区、村居社区干部包区域“层层分包”工作责任机制;万和家园社区借力包联部门单位优势,争取3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街村二级共出动5300余人次、区直包联部门单位共出动475人次开展创城工作。 专项治理,聚焦短板,提升创城精准性 按下“快进键”,规划非机动车停车位4636处、新置垃圾桶1238个,在农贸市场、停车场规划地摊位96处,既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又让群众的幸福感“强”起来。跑出“加速度”,针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交通秩序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疾”,先后开展问题排查2轮,实地督查3次,通报4次,共计排查问题1832个;组织街道执法中队集中拆除私搭乱建10余处。 专门督办、以查促改,激发创城内生动力 实行“周清单、周通报”将创城“长跑”分解为每一周的“短跑”,目前已下发工作清单5期、工作通报4期。对发现的问题下发督办单、建立整改台帐,实行跟踪通报、销号管理,目前已下发工作督办单11期,确保创城常态化、长效化。同时,用好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激发村居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照文明网通讯员 张守军) |